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84

84.我看到一个秃头

84.我看到一个秃头,不过只看到它的顶部,就是头顶骨;我听说,那些一年内就要死去的人就会看到这种异象,于是他们便做好准备。木星人并不害怕死亡,只怕离开妻子,孩子或父母;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死后仍继续活着。他们知道自己不会丧命,因为他们就要上天堂了。所以,他们不将其称为死去,而是称为变成天堂。在木星,那些生活在真正的婚姻之爱中,并如父母所应该的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之人不会死于疾病,而是平平安安,好像睡着了;就这样从这个世界转到天堂。

按我们地球上的年龄来算的话,木星人死亡时的年龄是三十岁。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死去,是出于主的旨意,以免人口增长过多,超出这个星球所能承受的。他们到了这个年龄后,就不肯像那些还没有到这个年龄的人那样被灵人和天使引导;因此,灵人和天使很少靠近那些年纪大的人。他们发育成熟的速度远比我们地球人快得多,并且在刚成年,即青春萌动时就结婚。然后,他们的快乐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照顾自己的孩子。诚然,他们也将其它快乐称为快乐,但相对来说都是外在的快乐。

属天的奥秘 #9441

9441.谁都能从以

9441.谁都能从以下事实看出大量世界的存在,即:如此多的星辰天体遍布天空;在学术界,众所周知,每颗恒星都像一轮在自己本位的太阳,因为它像我们地球太阳在其本位那样保持固定不变;但距离使它看上去很小,就像一颗星星或一个光点;因此,和我们太阳系的太阳一样,它也有绕它旋转的行星或星球。具有众多星座、如此浩瀚的星空为何存在呢?宇宙被造并存在的目的就是人类;以便一个天使天堂能由人类形成。不过,对无限的创造者来说,仅仅一个星球上的人类,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天使天堂有什么用呢?对祂来说,成千,不,上万个星球都不够。下面计算一下:假如宇宙中有一百万个星球,每个星球上有三亿人,在六千年内生育两百代人,并且每个人占三立方米的空间,把这些人都聚到一个地方,其总数连这个星球千分之一的空间都填不满,因而连木星或土星的一个卫星的空间都不到。他们所充满的空间在宇宙中太小了,以至于很难看得见;因为肉眼几乎看不见这些卫星。这对宇宙的创造者来说有什么用呢?对祂来说,整个宇宙都填满也不够,因为祂是无限的。我曾与天使谈论这个话题,他们说,对于相对创造者的无限来说人类的稀少,他们持有类似观念;不过,他们不是出于空间,而是出于状态来思考的;按照他们的观念,极尽所能想象出的无数星球相对于主来说,仍如同完全没有。此外,他们还说,人类是天使天堂的苗床,天使天堂就对应于人里面的一切事物;这样一个天堂不可能仅由来自一个星球的天使建成,必须由来自无数星球的天使建成。
  

属天的奥秘 #4788

4788.“米甸人把

4788.“米甸人把约瑟卖到埃及”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某种真理之人请教记忆知识。这从米甸人和约瑟的代表,以及“埃及”和“卖”的含义清楚可知:米甸人是指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3242, 4756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 2588, 4749节);“卖”是指疏远(4752, 4758节);约瑟是指神性真理。当说后者被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疏远或卖给“埃及”所表示的记忆知识时,意思是他们请教这些记忆知识。因为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真理之人很容易允许自己被感官幻觉或谬误,因而被由此而来的记忆知识引走。
前面(37:28)经上说,约瑟被米甸人从坑里拉上来,却被卖给以实玛利人。由此看来,他似乎只可能在埃及被以实玛利人卖掉。但他之所以被米甸人,而非以实玛利人卖掉,是因为以实玛利人代表那些处于简单良善的人(4747节),而米甸人代表那些处于该良善的真理之人。约瑟或神性真理不可能被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卖掉,只能被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卖掉;因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出于良善知道何为神性真理,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却不知道。
教会成员分为两类,即: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被称为属天的,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被称为属灵的。这两类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那些处于良善的人被一种为了良善而行善,不求回报的情感所驱动。对他们来说,被允许行善本身就是回报,因为行善赋予他们喜乐的感觉。而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则被一种行善的情感驱动却不是为行善本身的缘故;确切地说,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被如此吩咐的。这些人大多数情况下会思想回报;他们的喜乐由此,以及由夸耀而来。
由此明显可知,那些出于良善行善的人出于内在情感行善;而那些出于真理行善的人则出于某种外在情感行善。这二者之间的差别由此变得显而易见,即:前者是内在人,后者是外在人。因此,那些系内在人的人不可能去“卖”,也就是疏远“约瑟”所代表的神性真理,因为他们出于良善觉知真理。感官幻觉或谬误,因而记忆知识不会将他们引走。但那些系外在人的人却能卖或疏远它,因为他们不是出于良善觉知真理,仅从教义和老师那里知道它。他们若请教记忆知识,就很容易允许自己被幻觉或谬误引走,因为他们没有内在指示。正因如此,约瑟被米甸人,而非以实玛利人卖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